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发表于天涯观察第99期2011年3月15日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外海下面的地壳不断抽搐,无比庞大的能量在瞬间被释放并传导出来。日本顿时天崩地裂,山河不宁。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此次地震的规模为矩震级规模7.9级,因为能量过于剧烈,之后数次将震级修正为8.1级,8.8级,8.9级,再于3月13日上午修正为9级,最终修正为9.1级。这是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地震,也是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四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也是最为严重的,超过了10米。迄今为止,并无停息,余震不断。

截止3月14日下午,已有4500人遇难,至少3万人失踪。东京在地震中的有感晃动时间长达5分钟,并有建筑物着火。东京近郊千叶县的炼油厂亦因地震导致厂区内数个储油槽爆炸引发大火。而东京地下铁和周围铁路交通也因地震所造成的设施损害而暂停运作,导致许多居民留宿在临时搭建的避难所或车站。本次地震还导致东京铁塔的塔顶天线歪斜。日本东北沿海地区在主震之后持续余震,首次地震后40分钟发生一次矩震级规模7.1级余震,之后又发生四十余次矩震级规模5.0级到7.0级余震。直到隔日清晨,仍有多次震度5级以上的余震,最强达矩震级规模7.3级。宫城县沿海区域多数遭受海啸袭击,气仙沼市渔船用油槽被卷倒引发大火,燃烧物随浪潮漂流,全市陷入火海并燃烧多时。宫城市区在海啸侵袭后造成严重水灾,多数居民被迫撤离。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福岛县的一号、二号核电厂均暂停运作,青森县、岩手县、福岛县等仍有部分地区停电,而宫城县全县多数区域仍然无法正常供电,茨城县、栃木县、千叶县为局部区域停电。宫城县、福岛县广泛地区及埼玉县、千叶县部份地区未恢复燃气供应。另外,东北、关东等地有超过100万户没有饮水供应。

日本自卫队已经出动近一半兵力:10万人去救灾,日本防卫省还首次动员预备役参与抗震行动。各国也纷纷派出救援队,赶赴日本灾区,救助受难灾民,提供必要物资。中国国际救援队更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在日本进行抗灾救援。

面对满目疮痍,一片废墟,人们通常会感到不知所措。但是日本人立即行动起来,沉着应对,各安其位。政府及时发布详细通报,记者不断提出尖锐问题,救援者奋勇扶助落难灾民。整个日本社会从平时的生活状态转瞬进入一个紧张有序的非常时期。

地震时往往容易出现哄抢、混乱、骚动等乱象,不过现场发来的各类报道显示,日本这次地震中极少发生类似情况。这并不是说,日本人天生这么严守纪律,冷静克制。1923年的关东地震,就有很多震后余生者,逃过了地震一劫,却在之后的大骚乱中丧命。但是,从上个世纪地震时的混乱不堪,到今天的临震不惧,这么一个大跨越和大进步,是存在着很深背景因素的。当时日本还是军国体制,金融动荡,国内有一股不宽容的种族主义风潮。成千上万的灾民涌向赤坂离宫。他们不仅前来寻求庇护,其沉默与严肃,还表达了一种无声的抗议、无言的要求:天皇必须逊位,政府必须立即重组。当时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日本海深处,有一条巨大的鲇鱼,倘若太阳女神不满人间的统治者的话,鲇鱼就会翻身,地震就会爆发。只有天皇立即逊位,灾难才会停止,余震和大火才能过去。无论“鲇鱼翻身”的说法是否迷信,这不仅是千百年来的惯例,对于安抚人心、稳定灾民、动员官吏、组织救灾,它都有莫大的好处。天皇为了转嫁危机,掩饰自己的无能,并顺带地为日渐臃肿腐败的官僚机构洗脱罪责,就使出了很多诡计。当天深夜,“朝鲜人暴动了,到处放火”、“大火是社会主义者与朝鲜人所放”、“他们在水井投毒,抢劫、强奸、无恶不作”……种种说法弥漫了从东京到横滨的冒烟废墟。一夜之间,“天皇逊位”、“问责政府”的声浪平息了。朝鲜人,中国人等成了替罪羔羊,惨遭屠杀。

而本次地震,天皇没有转嫁危机,政府没有乱逮滥杀,正是因为日本在二战后建立起了民主体制,遵循立宪主义与和平主义,尊重人权,政府权力得到制衡,民众权利获得保障。震后秩序比较安定而没有大混乱,也是数十年积累的良治的成果。

从更细的方面来看,经历了以往地震的惨重教训,日本人痛定思痛,敢下决心,勇于行动,根除陋习,培养良俗。他们对于防灾和抗震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不懈的国民教育的成功,另一个则是在技术手段上对于地震防治的先进。

涉及国民教育方面,“防震要从娃娃抓起”。日本幼儿机构和中小学生的必带物品中包括一个安全头套。这个设备从所有日本小孩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被告知要购买。它平时充当凳子上的坐垫,但经过特殊设计,在发生晃动时,可以立刻将它扣到脑袋上,以保护头部。因为身处地震多发国,日本民众树立了高度的防灾意识,从室内家具的摆设布置、起居习惯到所住楼房的紧急通道等,均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状态。急救包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品,里面装有可供两三天用的食物与饮水,还有应急灯、手电筒及电池、收音机和急救用品等。在日本一些社区中,居民还自发建立“自主防灾组织”,开展救助伤员、引导避难、灾时烹饪等多项教育及训练活动,类似组织在社区的普及率约达80%。此外,日本广泛分布、均匀设置的专门和临时避难所为疏散的民众提供了庇护。学校校舍、操场和公园在充当避难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方便人们找到避难所,社区给当地居民及外籍人士提供多语种引导手册。抗震演习也是家常便饭。

至于地震防治的技术,日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十分重视耐震减震设计,大部分建筑物都做到了7至8级设防。学校之类的建筑,更是达到抗震10级,因而被称为最好的避难所。我们这几天看到的日本灾民,大部分都是在有黑板和课桌的房子里呆着,他们觉得学校是最安全的。实践证明,日本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减缓地震造成的伤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些难以达到抗震要求的房屋,政府出资补贴,采取整体加固或加固安全区的方式。对建筑物的“固本培元”为地震来袭设立了第一道防线。

完善的地震预警机制也为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助力不少。日本气象厅2007年引入一套“昂贵”的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地震发生后P波比S波传导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提前15秒左右预报地震,使民众有30秒左右的时间躲在桌下、关闭燃气电源、或戴上头盔。日本的电梯,一旦遇到摇晃,会自动切断电路。

这一切的扎实细节,都是很让人钦佩并学习的。日本是个岛国,地震海啸火山等自然灾害频发。他们并没有被动坐以待毙,而是主动积极应对,防灾减灾,不但在这样严酷的环境里延续存活下来,还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文明和丰盛的精神文明。

历史上,我们和他们曾有过很多冲突,而且基本是他们伤害我们。这种血海深仇也确实很不容易化解。所以,一些至今没有释然,耿耿于怀的国人,就开始欢呼日本地震,甚至希望看到他们损失更大,死伤更重,痛苦更多。这其实没有必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是真正的建设性的态度。何况,我们都是人类,当存恻隐之心。试想,如果汶川地震时,日本人诅咒我们,欢呼地震,我们该做何看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中华优良传统,应该得到充分发扬。再者,世界上遇难人数最多的地震就发生在1556年的中国,光报上名字的就有约83万人。而我国的其它各类自然灾难也相当多。如果把历史上的仇恨简单延续映射为欢呼日本地震,对于抗震救灾能力的吸取和提高,是没有正面意义的。

日本地震最让人揪心的一点还有:能否制止核电站的爆炸与泄露。这不仅关系到周边几十亿人的安危,也足以对世界能源走向和发展模式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我们在时刻牵挂云南震情的同时,也非常关切日本的灾民。我们在日本地震上面所获得的经验,终将运用到云南地震和其它自然灾害的防治。云南和日本灾民的每一次疼痛,我们也随之疼痛;日本和云南灾民的每一次获救,我们都同样欢呼。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海浪冲掉一块岩石,大陆就减损。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庄园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之哀伤,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唯有深纯大爱,无私奉献,抱团温暖,体恤悲悯,才让世界更美好,也才使人世更值得留恋。抱定这些信念,再强烈的地震也不可怕,一旦丢弃他们,即使只遇到轻微的灾难,也会加倍放大。这就是日本地震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发表于:

天涯观察第99期2011年3月15日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27274.shtml

话题:



0

推荐

欧阳宁秀

欧阳宁秀

56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男,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EMAIL:wangxi2013@gmail.com MSN:ericliuliuliu@hotmail.com QQ:984905268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