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发表于天涯观察

    每当南京上空阳光毒辣时,街道两旁绿意盎然的梧桐树,总是默默却大方地伸出自己的枝叶,洒下一片清凉,慰藉路人心灵。从3月份开始,这种美好却差点被硬生生折断。为了迎接青奥会,南京地铁三号线需要在开幕前通车,工程进度的紧迫,使很多街道的梧桐都悄无声息地被砍被移。

    有南京市民察觉出异样后,感到很痛心,立刻把太平北路此前绿树成荫的图片配以梧桐被“砍头”后等待装车的图片放到论坛、博客和微博上,并呼吁有关方面停止砍伐,保护梧桐树,还南京人民一片绿荫。当时,南京有关部门还没有反应过来,保持着沉默,砍树移树继续进行。

    南京人黄健翔也看到了这条信息,他随即在微博上转载并评了一句“砍南京的梧桐树,这是要疯啊”。包括孟非、陆川、赵薇在内,这条微博辐射到他的几百万关注者,然后几百万关注者又分头复制、转发、传播,瞬间就形成了浩大声势和汹涌民意。他们的关切被浓缩为一句话“拯救南京梧桐树,筑起绿色长城”。

    很多网友纷纷写文章缅怀有南京梧桐树陪伴的生活,对于失去梧桐树之后光秃秃热辣辣的大街表示很恐惧失望;不少民众粘贴以前拍摄的南京梧桐树在一年四季里的照片,色彩缤纷,绰约动人;有的市民还把梧桐树图片剪辑后配上音乐,做成视频广告片。“梧桐树对我们而言,并不是简单的街道点缀,而是并肩的家人。”“以前你们护佑我们,现在我们保护你们”等等,他们这些呼声和建议十分让人感动,很多网友留言表示看完文字、图片和视频,甚至哭出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时,久不出声的南京有关部门终于有所动静了。3月14日,南京市政府首次正面回应市民的护绿心声,称“感谢市民与媒体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将广泛听取民意,进一步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桐。”具体整改措施如下:“由于地铁三号线的沿线交通走廊道路容量有限,道路含人行道宽度仅20---23米,而车站标准宽度就已经达到了22---24米,因此车站基坑占用了整个路幅宽度,行道树处于基坑范围内。同时,地铁三号线建设遭遇的地质难题,由于沿线地层主要以古河道河床为主,包含淤泥质粉土、粉细砂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因此,主城地铁车站均采用明挖的施工方法,地铁车站施工必须移植现状树木。”

    移植这个选项其实并无太大问题,也并非所有南京市民和网民都简单地反对,不接受地铁建设。比如,在“地铁族”等专业网站上,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网民们就对移树几乎持一边倒的态度,“只要不是整条线,对站点的树木进行迁移,不仅可行,而且必须。”民众更在意的是,移植树木是否经过了足够的讨论和听证?移植是否符合法律与政策?所有正当程序是否都已走完?移植后的树木存活率是否达到了承诺中提到的比例?可惜的是,这些疑问并没有在南京市政府的回复中得到一一对应的扎实解决。

    5年前,南京地铁二号线也曾大规模移树,最终却顺利完成。为什么?许多南京人至今都还记得,早在移树前,当时地铁、园林部门就已通过各类媒体发布相关信息,有关部门组织“地铁二号线施工行道树保护情况的新闻通气会”。园林部门甚至公布了每个站点迁移树木的数量、准确迁移时间。这些措施都非常好,跟今年地铁三号线移树时的悄无声息形成了鲜明对比。

    《南京晨报》记者朱福林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蔡剑华研究员,费尽周折找到了5年前地铁二号线移植到东郊苗圃中的83棵梧桐。他们发现,这些梧桐胸径最大的有90厘米,其中13棵以树桩的形式存在,只有15棵存活,保存率仅18%,82%全部死掉了。地铁二号线的移植行动还是提前通知过南京市民的,移植存活率居然都这样低,三号线的移植行动却不吱声。可以想见,即使确属移植,而不是被砍伐,在信息遮蔽不公开,没人监督质问的情况下,三号线的被移植梧桐的存活率很可能更低。既然移植过去的效果几乎为零,移植这个选项的可信度就开始急剧降低,原本还比较支持移植的人大为减少。网友在微博上发起“南京地铁建设和梧桐树保护谁更重要”的投票,54%的网友认为“梧桐树保护更重要,宁愿地铁改线”。而旅游卫视的调查则显示,在总共4053票中,82.68%的人“不赞成梧桐树为地铁让路”,65.5%的人认为“城市建设和城市个性可以共存”。

    保护梧桐的信息越传越广,关注的人群越来越多,表达方式变得丰富,力度也渐趋深入。有人开始给每一棵南京梧桐绑上绿丝带,在汽车的玻璃贴上保护梧桐的标语。黄健翔在微博上发问:“谁能告诉我,按照有关法律,假如我想申请一次抗议砍梧桐树的示威游行,应该走那些程序才算合法集会?这些程序需要多久?别等树都砍完了才批准我在玄武湖公园里转圈。另外问一下微博里的南京人,有同去的吗?”

    经过一系列发酵,事件影响开始超越南京,跨过大陆,在台湾也引起共鸣了。3月15日,台湾“立法委员”邱毅在微博上发话,他觉得南京梧桐不仅被砍去了繁密的树干,还砍掉了南京市民这些年的感情。已经成为城市标志的梧桐树价值很高,尤其在南京这个特殊城市,对国共合作有特殊意义所在。如今被砍,实在令人扼腕。

    自称南京土著的网友“纪实吴小白”说:“在大树和地铁之间,我宁可蹬自行车上班,也要留住大树。”网友“ivynook”留言:“修地铁是民生,护梧桐也是民生,如果要一个公正的定夺,建议南京市民公决一下。”网友“花生緋红”表示:“相关的地铁三号线的规划从来没有征求过实名的意见,在规划和保护街区街景的思考中长官的意志大于一切,整个规划程式的合法性根本有问题。”

    3月16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表示:“南京方面会很感谢你们对市政建设的关心,我们也相信江苏省及南京市有关方面会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的。”

    在范丽青发言后,邱毅与南京市政府直接协调,提出“一个改变,三项原则”。“一个改变”指应召开公民听证会,广泛听取南京市民意见。“三项原则”是:一绝不砍树,二以不移植为原则,若仍需移植须以“最小数量“为准,三应保证移植存活率,说明移植到何处。

    3月18日,南京市政府正式出具书面回覆,并整理归纳出以下五项重点:1.邱毅提出的“一个改变,三项原则”会进行贯彻与执行。2.南京主城区民国时期栽植的法桐均不移植。 3.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与陵园路共约5000株法桐均不移植。4.今后移植、砍树必须先行公告,广泛征求社会与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监督,再审慎做出评估意见。5.当建设工程与保护古树发生冲突时,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

    3月19日,很多南京市民,包括不少大学生,依旧来到在网上约定好的地点,平静优雅地坐着,实践他们的诺言。

    这次南京梧桐事件,反应出不少问题,很多现象也值得我们深思。

    南京有关部门,在建设地铁二号线的时候做得比较人性化,但并没有把那个好传统搬过来,坚持到底,实在遗憾。出于各种角度考虑,南京市政府终于停止持续砍移梧桐,且对梧桐问题承诺建立一套“民主决策程序”。以后若在攸关市民权益的公共政策上都能循此模式,多方汲取市民意见,虚心接受市民监督,聘请专家进行客观评析,与民互动,善用民意,将会成为大陆各城市的典范。

    从市民方面来看,他们热爱南京,尤其从热爱南京的每一棵梧桐树开始。对于梧桐树的被砍被移,自然有切肤之痛,仿佛自己骤然被人剃了光头似的。有所行动,再正常不过。而且,这个事件最终取得多赢的良好局面和阶段胜利,不仅仅是黄健翔,邱毅等名人的助推,同时也是所有网民合力达成的。网民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关注南京本土的热切,牵挂一草一木的赤诚,弥足珍贵,值得发扬。

    包括微博在内的新技术的运用,也使整个事件得到充分报道和传播。这个过程,恰恰是一次真正的公民实践,是一堂生动的公民教育课。从早年的厦门PX散步,到广州撑粤语活动,再到上海胶州路大火的集体献花,直到今天的南京保卫梧桐树,随着每个城市一次次事件进行,逐步唤醒了城市市民的公民意识。一次次公民行动,体现了城市的灵魂,塑造出城市的气质。市民体验到原来我们是可以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抉择,可以用自己每一个行动来塑造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而不只是被动等待“人民公仆”来帮我们做决定。

    有朝一日,当南京新地铁建成,同时梧桐树们继续茁壮的时候,我们可以唱起《好大一棵树》,细细品味今天的奋斗来之不易:“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发表于:

天涯观察 

 

话题:



0

推荐

欧阳宁秀

欧阳宁秀

56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男,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EMAIL:wangxi2013@gmail.com MSN:ericliuliuliu@hotmail.com QQ:984905268

文章